在蓝耳病监测中,舌尖液真的能胜过其他样本吗?

 

 

 在蓝耳病(PRRS)疫情肆虐的背景下,迅速稳定猪群并有效防止病毒的垂直传播是疫情爆发后的重要措施之一。维也纳兽医大学的科研团队针对这一挑战,在实验室条件和现地环境下,对不同类型的样本进行PRRSV病毒载量对比及研究,发现舌尖液在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冠牧精准诊断致力于为养殖从业者提供精准诊断产品和实用知识,学习并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希望能为猪场疾病防控和净化尽绵薄之力。

 

 

 

 

一、实验条件下舌尖液与其他样本类型相比有高的一致性以及强的相关性

 

1、不同样本类型病毒载量对比

在实验条件下,对血清、胸腺、舌尖液、处理液(睾丸与尾尖)等样本进行RT-qPCR测试。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个体胎儿中,不同样本中的病毒载量存在差异,但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样本。

血清或胸腺样本中的病毒载量高于各自的舌尖液,但按窝混合的舌尖液阳性率高达96.1%,在PRRSV监测中展现出了不可忽视的价值。

1  实验条件下PRRSVRT-qPCR调查结果

 

2、舌尖液与其他样本检测一致性高达85%,表明有较好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不同样本类型在RT-qPCR检测中的结果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舌尖液与其他样本类型(如血清、胸腺)之间的检测一致性均达到85%以上,表明舌尖液在病毒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2  个体胎儿不同的样本类型RT-qPCR结果的一致性百分比(阳性/阴性)

 

3、PRRSV病毒载量在不同样本类型间有较强相关性

实验数据显示,舌尖液与血清样本、处理液间病毒载量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52。

1  不同样本类型PRRS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

 

 

二、在实地研究中显示舌尖液拥有更高的病毒载量

以下为实地研究的案例,在2022年3月时,养殖场首次检测到PRRSV-1,该猪场立即使用疫苗接种母猪。4周后对整个母猪群进行第二次疫苗接种。每隔2.5-3个月对母猪重新接种一次疫苗。

在该猪场接种疫苗后对每批生产的仔猪进行了PRRSV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团队收集了死仔猪和出生后第一天死亡仔猪的舌尖液样本,及所有仔猪的处理液,每窝混合后进行检测。对每窝3周龄2头仔猪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断奶后(5周龄)仔猪的口腔液样本进行RT-qPCR检测。

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分娩组中,舌尖液样本拥有更高的检出率和病毒载量,如在分娩组5(图2E)中,舌尖液检出率为33%,而处理液、血清和口腔液均未检出。这些临床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舌尖液样本在蓝耳病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2  实地研究可视化分娩组1(A)至分娩组6(F)结果

标题字母表示:(ID-母猪编号;TF-舌尖液;PF-处理液;Serum-血清;OF-口腔液;(-)-未采集;neg.-低于RT-qPCR检出限)。

病毒载量表示为每g胸腺组织或mL血清/液体的log10转化基因组当量。红色填充表示病毒载量(浅红色到深红色,从低到高)

 

 

三、冠牧学习心得

 样本采集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对于疾病监测至关重要,舌尖液样本的适用性为PRRSV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方式。

 虽然在实验条件下,个体胎儿血清或胸腺样本中的病毒载量高于各自的舌尖液样本。但是,在实地研究中,舌尖液样本在蓝耳垂直传播监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冠牧精准诊断针对蓝耳病的特征,开发了毒株覆盖更广的产品,同时具有复杂样品检出率高、低浓度样品稳定性高、应用场景广的特点,搭配内标,保证结果准确,在蓝耳防控体系中为您保驾护航。

 

创建时间:2024-08-19 16:35